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

时间:2024-02-27 23:35:20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
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
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,儿童恐惧症指的是儿童—种莫名的恐惧感,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也是不一样的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。

 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1
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1

1、1-6个月大的儿童

1-6个月大的婴儿听觉是最为敏感的。,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,他们会对较大的噪音产生恐惧感。所以为了避免噪音对孩子造成的恐惧,父母们应该尽量避免婴儿生活环境周围的噪音,如果有这样的现象,则应该将婴儿带离这样的噪音环境。

2、6-12个月大的儿童

6-12个月大的婴儿此时刚开始学会认“爸爸妈妈”,对身边的环境已经有所熟悉。此时他们对于陌生人、陌生事物等新奇的刺激容易产生恐惧感。如果有陌生人要抱宝宝,宝宝会对此表示警觉。

另外,6-12个月大的宝宝对于高度已经有了感觉,所以他们对高度也容易产生恐惧感。但是这一类恐惧感会随着婴儿的成长慢慢消失。

3、12-24个月大的儿童

12-24个月大的儿童由于已经与看护自己的亲人产生了感情,所以对于与亲人的分离容易产生恐惧感。

在儿童与看护者分开的时候,他会表现得焦躁不安,不停哭泣等。特别是对于18-24个月大的宝宝,这种恐惧感表现得最为明显。如果是长期特别依赖父母的儿童,一旦与看护者分离,恐惧感表现得尤为突出。

4、两岁以后的儿童

在宝宝成长到两岁之后,宝宝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,所以其恐惧感也变得更具有个性化,比较容易对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表现出恐惧感。例如会对黑暗、绑架、死亡以及独处等情况表现出恐惧。

一般来说,这种独特的恐惧表现在宝宝四岁到六岁之间达到最高峰。宝宝在这个阶段的恐惧感值得家长们引起重视,应该多与宝宝相处,安抚宝宝恐惧的情绪。

5、6-12岁的儿童

在宝宝6-12岁期间,他们对恐惧的感受大多与学校、自然现象以及身体的损伤有着必然联系。

在这个时期,孩子开始对死亡有了较肤浅的认识,有时他们除了对自身关注外,也会对父母及其他人的生死表示关注。6-12岁的孩童容易对不愉快的刺激表现出恐惧感,例如手脚出血,与伙伴闹矛盾,父母不合,生病打针等等。
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2

一、父母如何应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

1、当孩子太小不会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,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和搂抱则是最好的肢体语言;当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,父母除了对身体安抚外,还要认真倾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,并根据孩子想事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。

2、不要对孩子的恐惧感表现出无畏,甚至嘲笑的态度。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异常,父母的各种安抚都不能解决,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医生那里治疗了。

3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治疗,首先要了解引起儿童产生恐惧症的原因,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。对于一般性的恐惧感,—般来说父母的谈心以及普通的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,但个别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药物治疗。

 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2

不同年龄段儿童恐惧心理的特点

儿童存在的害怕或恐惧,一般情况都较轻微,并有年龄特点,也是暂的。有些恐惧,会随着儿童正常发育过程消失。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害怕的对象,某个年龄段存在的恐惧特定内容以及恐惧强度,取决于每个儿童的学习和体验的历程1-6个月

婴儿在早期,听觉是较为敏感的。因此,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。但偶尔的一两次刺激,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。在婴儿哭泣时,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。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。

6-9个月

在婴儿期,对于新奇刺激,特别是陌生人,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。比如,婴儿所熟悉的人在场还是不在场,与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,所在的环境是否熟悉,以往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,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(婴儿能否爬到妈妈或的人那儿去)及婴儿个性特征,陌生人的特征,陌生人接近婴儿的方式等等。

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,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。在某个环境,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,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,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。因此,在这一时期,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`接触保持警觉,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。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,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。

同一时期,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。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。到了九个月,身体发育已经使他们能够翻身和爬行了,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,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,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。不过,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,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,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。

12-24个月

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`焦虑,高峰出现在18-24个月时,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。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,取决于许多因素,包括年龄、过去的分离经验,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,认知水平,性格特点,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。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,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,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场,环境是否熟悉,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。通常,和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,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。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,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。

由此可见,母子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重要。同时,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。比如,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,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。需要提醒的是,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,让孩子心理有底。

2岁以后

在进入第二年后,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。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,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,比如独处、黑暗、死亡、绑架者及抢劫者等。一般来说,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,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,此后高峰开始下降。

6-12岁

在6-12岁期间,恐惧大多与学校,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。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,对于损伤,自然时间 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。在这个时期,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。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,就跑去告诉妈妈:“我的手出血了。”很可能孩子说这些话的潜台词是“我会死吗?”妈妈对这种出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保证,会成为孩子的定心丸。

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表现有哪些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